这篇博文源于上午一个朋友和我的对话。他上午问我要「布洛芬」时问我怎么会想到提前买这药的,其实我当时是很诧异他这个疑问的。
抛开我家里日常都会备着常见药物,而且我还会定期的清理补充这件事不说,就说这次的「退烧药」。
对新冠这件事,我一直是相信最后会走向永久共存,管控会放开。我自然就想如果共存了,到时候得病的人很多,医院药物肯定会挤兑,我就想如何在不去医院的前提下自己来处理,自己如何处理这个件事,就咨询了一些医生朋友,结果就是买点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之类的。同样,我了解了下这个药物的情况,所以我只根据家里情况买了两盒,加上家里本身还有一盒,三盒够用了,完全没有必要去囤。
这不是我有先见之明提前买药,而是下意识的思考,是一个惯性,甚至是常识。
但很可惜,很多人缺少了这个独立思考,习惯了有所谓的“家长”帮忙处理事情,自己只要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」就行了,但可能么???
> 可在 Twitter/X 上评论该篇文章或在下面留言(需要有 GitHub 账号)